股票融资啥意思 李嘉诚卖港口不突兀, 12年前“弃港投欧”冒苗头, 这就是资本异化


发布日期:2025-03-18 22:12    点击次数:136

股票融资啥意思 李嘉诚卖港口不突兀, 12年前“弃港投欧”冒苗头, 这就是资本异化

马克思有一句世人耳熟能详的名言:股票融资啥意思

“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

这句话出自《资本论》第871页。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经这么评价过自己的好友李嘉诚:

“李嘉诚靠着垄断香港的房地产业务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虽说他的生意遍布天下,但其实却没有一个真正能享誉天下的产品。再谈李嘉诚对国家作出的贡献,那更是九牛一毛,不足一提”。

马克思对资本家的看法,以及李光耀对李嘉诚的评价,似乎没有什么关联,但其背后的指向,其实都是同一个,那就是“资本异化”。

或许马克思都没有真正从心底憎恨资本家,因为马克思认为,资本家自己也是可怜的,资本家无时不刻在被资本“异化”,资本的本身属性,就是这样邪恶的。

所谓资本异化,就是在资本增殖的过程中,被资本控制自由意志,为了资本的增殖,人反而成为了资本的工具。

所以李光耀虽然如此评价李嘉诚,但却不妨碍两个人是好朋友,或者说,抛开李嘉诚商人的身份,李光耀很欣赏李嘉诚,但是代入商人身份,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李嘉诚做的很多事情,利他极少,基本都是利己,或者说,利于资本。

这几日,李嘉诚打包四十多个港口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总价228亿美金,这是一个商业行为,但其中的两个港口最让人诟病,这两个港口就是位于巴拿马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因为这巴拿马运河覆盖了全球5%的船运吞吐。

5%是什么概念呢?

这是可以影响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参数。

即便对于中国和美国而言,都是如此。

如今中美之间的经济对抗是个小老百姓都知道的事情,李嘉诚的行为自然被人批判,因为美国获得这两个港口,就意味着美国未来能够跟中国打的牌更多了,在这个节骨眼上,李先生这么做,客观来说,确实不太地道。

可是于2025年的这个三月开始,才大面积批评李嘉诚,这显然也是趁一时之气,其实并不理解李嘉诚,李嘉诚过去被冠以各种各样的头衔,但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又或者说,他过去的商业动机跟今年打包卖掉43个港口,有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很遗憾,李嘉诚从来都没有变过,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李嘉诚是一个被马克思所说的“资本异化”最典型的例子。

13年弃港投欧

2013年,李嘉诚进行资本转型,前几年在商界传的沸沸扬扬:李嘉诚控制了英国人的日常生活,投资了英国的公共服务,英国人的用电、用水、天然气,背后都有李嘉诚的产业。

这一度被视为国人骄傲的一个标志。

可是再说一个事实,再去反思一下,是否值得为资本的异化行为骄傲呢?

2013年,李嘉诚在投资欧洲的同时,也在香港以及内地进行大规模的“迁徙”。

最标志性的行为,就是李嘉诚抛售旗下的百佳超市。

百佳超市当年伴随李嘉诚在香港兴建物业而发展起来,目前销售额在全香港同行业内排名第二,占有超过30%的市场份额,与屈臣氏并称为李超人在零售行业的代表。

2013年8月,相关的财经媒体传出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正在积极兜售百佳,目标价格为40亿美元左右,约合310亿港元。

这个举动,早在2013年的时候,就被公认为李嘉诚已看淡香港和大陆商业投资前景。

不久之后,和记黄埔公告称以26亿元人民币出售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和停车场,李嘉诚的投资也开始离开内地,从现在回头来看,李嘉诚并不是在投资香港以及内地的同时投资欧洲,而是卖掉他的基本盘,投资欧洲。

也是在2013年,央视非常罕见地曝光李嘉诚旗下最贵楼盘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情,这意味着李嘉诚的“资本行为”已经让上层忍无可忍。

或许说李嘉诚拖欠农民工工资,很多人都难以置信。

捐过几百亿的李嘉诚,居然会拖农民工工资?

但这就是事实上的“资本异化”行为,在资本增殖的天然需求下,资本家会一方面做着“大好人”,一方面又对底层员工进行压榨剥削。

在2013年的时候,《中国市场》等媒体已经统计了李家旗下公司在欧洲开始的大手笔投资。

累计海外并购额高达1445亿港元,而李家当时成为英国最大的单一外来投资者,投资总额近4000亿港元,投资项目以公共服务为主,包含电力、水务、天然气等多个方面。

完成转型之后,李家集团掌控英国30%的电力供应,为英国1/4的人口提供配气服务,为超过7%的英国人口提供自来水,也是在2013年,李家在欧洲耕耘多年的电信业务,也在连续多年亏损之后开始扭转盈利。

基建投资,一直都是强化一个国家居民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李嘉诚投资欧洲的这些基础项目,是他想强大英国吗?

其实在他的心中,他并没有想强大任何一个国家,这些都是资本异化行为。

请记住,这就是资本家,真真正正的资本家。

选择增外减内,是李嘉诚当年不看好中国区经济的行为,他这种行为就是在“唱空”中国经济。

而他当年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中国经济真的不好,反而从2013年开始,国经济的腾飞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数值,李嘉诚之所以带着资本前往欧洲,是因为他本身的资本模式已经没有任何竞争力。

在内地发展多年,基本有国家给予他的大力扶持,李家集团无论商业地产还是商业住宅,其旗下公司在内地没能形成品牌效应,正逐步沦落为二流玩家。

但是投资海外市场,李嘉诚则拥有内资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

当年的欧洲经济深陷谷底,在很多领域都存在抄底的机会,同样是手握重金,但内资企业在海外收购受到严格的政治性审查,几乎不可能在关键领域有所作为。

因此,对于李嘉诚而言,与其在中国与竞争对手尤其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国企肉搏,不如避其锋芒错位竞争,以获取更好的投资收益。

所以,从赚钱的角度来说,从认可“资本无国界”的角度来说,李嘉诚在海外配置资产乃情理之中,但是国人们在感情上是难以接受的。

李嘉诚曾经的囤地行为

李嘉诚到底是怎么富起来的?

他当然在香港的塑胶花产业打下了基础,但让他实现财富指数级增长,一定是房地产。

所以李嘉诚在香港“名声”并不好,香港人大量的财富,都以房产收割的形式,进入了李嘉诚的口袋。

在千禧年前后,李嘉诚在内地的收割模式更是夸张,他不仅仅收割买房者,连开发商的钱李嘉诚都敢赚。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在2005年的数据统计,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在内地共有29个项目,而且大多数项目的估计完工时间是2006、2007、2008年。

也就是前后开发时间在三到四年左右,这是合理的。

但是放眼长江实业2013年年报,就会发现,在2005年统计的这29个项目中,只有10个项目处于已完工状态。

有19个项目处于未完工状态,且最终完工时间普遍调整为2015、2016年左右,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就意味着,长江实业2005年的土地储备项目,经过八九年的开发,还有近三分之二未完工,更重要的是,经过相关的记者调查,在18个未完工的项目中,有6个项目的开发完成比例为零,仅仅处于刚刚开发或尚未开发的状态。

那么地买下来了,又不开发,李嘉诚就不想赚钱吗?

其实事实是,李嘉诚这么做,能赚得更多。

房地产行业的高昂价格一直都被人诟病,但李嘉诚不仅仅想赚房地产的钱,他先在“地”上面赚一笔。

在这19个项目中,有4个项目的土地面积出现了增长,李嘉诚在武汉江汉区老浦片所投资的项目,在2005年的时候,所占有的土地面积为2.95万平方米,到了2013年则增为3.52万平方米。

同时,该项目的权益建筑面积也从原来的6.63万平方米,增加为7.35万平方米。

那么如果有相关地产工作经验的朋友,或许会知道,权益建筑面积增加,就意味着原本的建造计划进行了修改。

常规来说,一个房地产项目从申请修改规划到最终落实:

一般会经过规划专家组论证、规划部门出具意见等环节。

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修改规划往往不仅会为开发商带来额外收益,还成为了一部分开发商延缓项目开发时间的重要手段。

这也就意味着,李嘉诚的行为,就是在囤地,而不是建造楼盘卖给客户。

房地产行业利润再怎么高,最起码提供了服务,但问题是,连服务都没有提供,就把地的价格一炒再炒,让后来的开发商接盘,后来的开发商只能把房价卖得更高,李嘉诚却赚走了大头利润,属于是一点服务都没有提供。

这个行为,就是非常典型的资本异化。

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经不再去考虑是否能给社会带来价值,考虑的只是资本数量的增长,那个数字的变化罢了。

这里再重申一次,这就是资本家,真真正正的资本家,不是我们平时口头上吐槽的、讽刺的那一类,真正的资本,根本没有任何感情和责任,只有利润空间。

李嘉诚的这种行为国家并不是没有监管,其实早在2006年的时候,东莞市相关部门就开出了最大一笔土地闲置罚单,这笔罚单的罚金高达近8000万元。

而涉事房企正是长江实业旗下的东莞冠亚环岗湖商住区建造有限公司,之所以要处罚他,是因为该企业的开发项目“海逸豪庭”面积达1938.3亩的土地闲置了8年。

可问题是,这八千万相比起东莞在那些年,将近2000亩土地价格增长的速度所带来的财富增值,就显得非常的“一般”了。

结合2013年李嘉诚公然地“弃港脱欧”,背后的逻辑就是,李嘉诚的这种野蛮生长方式已经不被内地的政府以及百姓接受,那么李嘉诚就会抽身离开,而不是做什么知错就改、改过自新的补救行为。

真正的资本家很可怕

在古希腊的政治体系中,曾经被提出一种“哲人王”的领导模式,也就是让最精通哲学,最懂哲学的思想家担任国家领袖。

原因是,哲人王没有任何思想感情,只有纯粹的哲学理念,在古希腊的学者看来,这就能保证整个国家在原本制定的律法中运行,不会出现任何不公平现象。

可是古希腊学者把人想得太过冷血,不受任何思想感情控制的人,并不存在,因为那样的人,意味着不受任何激素控制,世界上有任何生物不受激素控制吗?

显然没有。

之所以提到哲人王的概念,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就代替了哲人王的角色,哲人王担任国家领袖并不现实,因为太过冷血,可是资本操纵国家是现在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现象,而资本和哲人王有一个共通之处:

不考虑人本身,凌驾于人之上,不存在利于人类还是伤害人类,只靠着本能做事。

也就是说,他们是同等的冷血。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起支配和决定作用的是以资本增殖为目的的“等价交换原则”。

这一原则迫使一切社会行为都被纳人到资本实现自身目的的交换关系中,在看似公平、公正的交换过程中,实际上已经隐含了资本的强制性,实际上是一种在资本统摄下的强制的、非公平的交换。

这种被资本的“强制性”控制的交换,就是资本异化。

现代西方的哲学以及思想,其实一直都是对抗异化。

小到年轻人摆脱工作,追逐自我生活,大到企业停止高利润,开始强调对社会回报,对人民回馈,这都是为了抵抗资本异化带来的冷血性。

因为在资本的冲击下,社会关系会变得非常奇怪。

这种社会关系,演变成了实质上是一种颠倒的“主客体的关系”,是所有异化关系生成的根源所在,资本这种本身由人所创造的“物”,反过来开始支配人,开始消解了人的主体性。

这也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最终会消亡的根本原因,因为社会是人的社会,但资本凌驾于人之上,就不存在人主导的概念了,当社会的主导者不再是人的自由意志意,而是资本意志的时候,那么社会这个“名词”就已经不存在了。

综合这些想法,以及李嘉诚在这么多年来所做的所有事情,都能印证他是一个不折不扣、被资本完完整整异化的资本家。

跟很多我们内地所认为的“资本家”截然不同。

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创新,就是在于利用资本的同时,阻止资本的邪恶本能“篡位”,资本永远只能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资本服务。

李嘉诚难道不懂家国概念吗?

他其实是懂的。

作为年少时崇拜的偶像股票融资啥意思,我其实知道,李先生已经没有回头路了。